“三色”高楼竞风流-凯时app官方首页

2024-10-15 10:57   车昕林

如果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浩渺无垠的星河,那么民间传统文化、历史文脉、地名文化、红色文化和历史遗迹等等,则是散落在这“银河里的满天星斗”,绵密而又璀璨,卷帙而又浩繁‌。每一处古迹就像一帧无字天书、每一位历史名人背后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都值得我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去探寻、挖掘、研究、记录和传扬。今天我受红安县“楚黄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之邀,与文史专家、县融媒体一行走进红安县高桥镇高楼村进行历史遗迹探寻。

从县城出发,说笑中车行半小时左右,就来到了有口皆碑的“两湾六古”的高桥镇高楼村。两湾是指:吴家衙、朱仁湾;六古是:古墙、古楼、古石、古井、古桥、古窑。

一下车,烈日骄阳以高度的“热情”迎接我们的到来,一股灼人而又窒息的热浪扑面而来,席卷全身,顿时令人汗如雨下。八月的骄阳像张火伞,好像一轮烧烫了的聚能白炽灯,亮得刺眼。路边的细长紫樱树枝纹丝不动,树影缩成了一团,紧紧地拥抱着树干,蒙着一层尘土的野草都蔫蔫地打卷。柏油路面也被晒得软软的,向远方望去,寂静无人的马路上,似乎有一缕缕若隐若现的透明蒸气在徐徐升腾。

高远的蓝天白云之下只见新式的居民楼房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绿树掩映,山丘环抱之中。红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艳。一条条洁净宽敞的乡村水泥路,交织成一张爱的巨网,连接四里八乡,也串联着左乡右邻间淳朴的乡情。

村前宽阔而又平整的广场上健身器材,木质仿古休闲凉亭,图文并茂的乡贤名人展板、村规民约、五好家庭的光荣陈列墙,矗立在路旁的太阳能路灯,蓬勃的绿植,娇艳而又灿烂的鸡冠花、紫色喇叭花、花色不一的蔷薇花,水清如镜的塘堰,绿波荡漾的稻田,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发、舒适宜人的新式田园风光。这或许就是众多城里人返璞归真、魂驰梦萦的理想家园吧。

瞭望高楼霞满天,围墙古井锁云烟。高楼村党支部书记吴胜祥热情地给我们当起了向导,带领我们见识到“两湾六古”的真容,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据传,旧时高楼湾因地偏人稀,匪盗猖獗,豺狼遍野。村民屡受其害,不堪其扰。为防御外侵,遂举全村之力,在村中高地处建有一座若三层楼高,类似于瞭望塔式的箭楼。并沿村外围筑起一道长约200米,高约3米的封闭式的围墙。围墙仅村入口处留一扇方便村民出入的巢门。每天黄昏时,村民便用木杠栓上巢门。由村民日夜站在高楼上,轮流监守,以便随时观察村外情况,防敌入侵,高楼湾因此而得名。原高楼村居民委员会设在高楼湾,遂命名为“高楼村”。

高(古)楼四周以条石垫基,青砖砌墙,中间山头为厚实的方形土砖。经由木楼梯可上至楼。二楼铺满结实的木质楼板,可住数人。只可惜,如今古楼大部分已被损毁,现只留存一座两层阁楼。门前左右各竖立一根约6米高的木柱,支撑连接二楼木桩。往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巢门和大部分古围墙也早已消逝于岁月的河流,不留一丝痕迹。现在只留下一面斑驳的古墙,距今约有150年左右。历经风雨侵袭的高楼和围墙,呈现出一片残垣断壁,破旧不堪的凄凉和沧桑,也再现旧时古人精诚团结,深邃如海的智慧之光。

吕家衙,据说原来此湾大部分都是吕姓家族,后陆续有吴氏、王氏、钟氏家族迁居至此,长期居住,繁衍生息,逐步壮大。清朝顺治年间,塆里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钟姓进士,后任汉中知府(当时的知府属衙门,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廉政爱民,造福桑梓。此后,该湾村民以钟知府为荣,赞扬他是吕家湾乡亲众望所归的衙门好知府,为感恩和铭记他宽仁爱民,遂以“吕家衙”命为村名。

朱仁湾,原名叫诸尤湾。相传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做了皇帝后,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探访民情。当他途经本湾休息时与地方乡绅聊天,询问本湾湾名,湾里祖辈告诉他叫诸尤湾。他误听为“猪油湾”,遂摇头摆手地感慨说:

“你们这地方山清水秀,植被茂密,应该是一片优质肥沃之地。这个名字不好听,太俗气!不如我将此湾名改为‘朱仁湾’,可好?”

“您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是一国之君,能亲自为本村命名,乃是本村可遇不可求的福气!出自万岁爷之口便是圣旨。”湾里祖辈听后,喜不自禁,激动地拍手叫好,边说边慌忙面向朱元璋下跪磕头,三呼“谢主隆恩!"。自此改村名为“朱仁湾”,沿用至今。

古石,当地称为“无蚊石”,位于是朱仁湾。相传朱元璋游历河山,途径本湾时,与村民闲谈高兴之余,想下象棋,湾里一位老人自告奋勇和皇帝下棋。大伙凑拥着朱元璋来到湾旁林荫中的一块大石板上,席地而坐,兴致勃勃地开始下棋。喜欢下棋的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这次竟遇到千载难逢的民间高手,因双方棋艺旗鼓相当,这局棋竞一连下了三天三夜,还不分胜负,最后只得以和棋告终。事后几年,人们发现当年朱元璋坐过的石板附近,炎热天气竟无蚊虫叮咬,甚为惊奇,便将该石头取名为“无蚊石”。

古井,位于吕家衙,距今约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相传钟知府为官期间,其家中有一位女仆,打水时不小心掉进村旁的水井淹死了。而后,天天有人看到此丫鬟的魂魄出没,闹得沸沸扬扬,村民人心惶惶,终日不得安宁。后经村民禀告钟知府后,他请工匠在井口边沿打了几只铁箭镶上,同时用石头凿一个食槽形状的石板沉入井底中间,以治邪驱魔。从此村民重获安宁,但这口古井也因此事而被搁置不用。钟知府命人另择一地,重新打了一口井供村民饮用。至今该古井井水常年水源不断,清明如镜,水温冬暖夏凉。

古桥,位于吕家衙与六家边村交界处有一座拱背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坚固依旧。此桥全部是用条石、石板、糯米与石灰调制的浆糊(相当于现在的水泥沙浆)修砌而成。桥形似拱门,长约4.5米,高约3.8米,桥面宽约2米。该桥横跨自县下流至此的倒水支流,常年流水潺潺,流经沙河,奔涌入江。桥面是弯弓一样的拱背,是以因此而得名“拱背桥”。

据村民说,解放前此桥是由县城至武汉的主要交通要道。车载人行,终日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桥上独轮车碾压过的车辙印,深入石板十多公分,至今依然清晰可见。透过那布满灰尘的深深车辙,仿佛穿越时空,往日此处的驿路繁华,若隐若现,好不壮观。

土窑,位于何家田湾,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此地土质粘性较强,经此窑烧制的黛瓦青砖,火工恰到好处。手敲可发出类似钢铁之声,是以民间选购窑制品时,常以手指敲货,听音,辩货。俗称“做钢响”,便是经久耐用的好货。当时县城方圆二三十里地建房用材,都是靠此窑烧制的砖瓦,建成后的房屋美观大方,素净清雅。

远近乡邻只要说到土窑,都会异口同声地称赞“何家田的土窑”烧的砖瓦是最好的,经口口相传,名扬乡里。后随社会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该窑纯手工制作工艺生产缓慢,供不应求,生产工具落后等原因逐渐萧条,于90年代末停产闲置,现今仍保留该窑址原貌。一些绿色的藤蔓自由地爬行在破窑之上,更显岁月沧桑。它们是否觉知这里曾燃起熊熊的炉火,在炉膛中流淌。或许,它们便是那流韵的窑魂,在人们心头唤醒那永不熄灭的赤色火焰,奔涌在世代子孙的血脉里。

高楼村不仅古迹繁多,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文化名人。开国将军卢光合,就是高楼村高楼湾人。据红安县档案馆资料记载,他生于1911年5月14日,1928年至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营长和团长等职务。1953年转业到地方,先后任广州铁路局局长、湖南省省委常委长沙铁道学院院长等职,1987年在湖南长沙病逝,享年76岁。高楼村还有20余名革命烈士,他们的英雄事迹展板陈列在红星驿站,讲述着“宁为救国死,毋做亡国奴”的铁骨忠诚。

历史学家卢振华,字南乔,湖北省黄安人。1911年1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高桥区。1937年,他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其后近10年间,他先后在湖北随县列山中学、恩施高中教学,在重庆北碚编译馆工作。日本人投降后的1946年,先生北上青岛,到山东大学执教,此后33年未再迁移。学衔由讲师而进副教授、教授,曾任历史系亚洲史教研室主任和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卢振华参加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为《南史》和《梁书》整理点校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1970年3月18日,天气阴沉,60岁的先生到系里去开会。因积雪路滑摔到沟里,大腿骨摔折了。当时正处于“文革”中,先生没有得到认真检查治疗。病情逐渐恶化,下肢逐渐瘫痪,既不能起坐,也难以翻身,就这么半躺半坐着靠在床头上。从此,先生结束了站立、行走的生活,卧床九年,直到1979年在济南逝世,终年68岁。在这九年,他依然坚持完成了《南史》等书的点校工作,为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奉献出了全部光和热。这光和热,是他用生命的顽强坚毅作燃料发出的。

三色高楼添意气,今朝村镇竞风流。如今的高楼村两委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践行文明新风,结合本村丰富的“红绿古”三色资源,共同缔造和美乡村新名片。“农业 生态旅游”产业项目是湖北工业大学定点帮扶引进的重要项目,也是高楼村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丰硕成果。该项目以“企业 村集体 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创立“高楼望月(湖北)农业旅游有限公司”。着力开发打造休闲旅游、寻古探幽、村房短租、土地领养、研学体验、文化康养等业态项目,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连农、带农、富农新的经济增长点,让高楼村真正融入高桥镇乃至红安县乡村旅游的红色打卡地,让交相辉映的“红绿古”三色好风光变成村民的“金饭碗”,不仅带“活”了乡村文旅项目,也带“火”了高楼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