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安:他用一生,把先烈们守成了精神地标-凯时app官方首页

2021-06-28 10:41   张萍, 何强

▲姜能山老人在烈士墓前

“不能让他们成为孤魂。”湖北省红安县,自发为无名红军守墓60年的姜能山老人,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反复说着类似的话。何其朴实,又何其深邃,他是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世人。 姜能山老人的故事背后,有一抹壮烈的“革命红”。这是一座红军烈士陵园,埋葬其中的73位烈士只有两位留有姓名。

而故事发生地湖北红安,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诞生了223位将军,有14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占当时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下辖的熊家咀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而姜家岗湾就是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省委、红四方面军后方医院所在地。 到今天,红安的红色遗迹有163处之多。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有烈士,毫不夸张。在这片革命激情澎湃汹涌的红色热土上,有讲不完的革命故事。

▲姜家岗红军烈士陵园

而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史教育活动陆续展开,全社会掀起了学党史、知党史的热潮。类似姜能山老人这样的故事,也得以更多地走入大众视野。 从细节之处看百年党史。这些故事促使人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曾经发生过怎样的血雨腥风,峥嵘党史不过百年,却留下了无数动人心魄的事迹。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英烈其人,其事,其情,从来不是书本上的冰冷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真实存在。红旗漫卷,风云激荡,从姜能山老人长达一甲子的坚守中,我们也能看到,今日之美好来之不易。

▲姜家岗红军烈士陵园

今日之美好生活背后,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用生命诠释了革命者的初心与使命。

而姜能山老人几乎用尽一生守护的这座陵园,也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精神地标,其无私坚守,也是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的原因之一。 “他们为革命吃了很多苦,丢掉了性命,不能让他们成为孤魂。他们找不到亲人,我就是他们的亲人。”可以说,姜能山老人这些朴实的话语,也正是先烈们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天的亲切回响。

而这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在今天,也足以温暖人心,催人奋进,让人相信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网站地图